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

壓力模組是什麼?壓迫不是巧合,而是劇本

你可能覺得荒唐:怎麼可能每天出門都遇上同類型的人?

在經歷一次次「路過的盯視、無聲的靠近」後,有些人會開始懷疑:這些事真的只是巧合嗎?

也許你已經發現了:「不是誰對你有敵意,而是整套劇本啟動了。」

這個劇本,就是這裡稱之為「壓力模組」的東西。


🎭 一、壓力模組不是單一個人,而是集體結構

「模組」是方便了解的概念,指的是一組角色分工、目標一致的集體操作。

就像一齣舞台劇,有不同的職位與任務,每個人負責一項任務,共同構成壓力與操控的系統。


這不是陰謀論,而是社會心理現象的再現。效果來自一個前提:「這整齣戲,每個人都只演一點點,就不覺得自己有責任。」


🧩 二、壓力模組的啟動方式

壓力模組會因「內部劇本設定」而啟動行動,例如:

  • 「這個人沒資格住這裡」
  • 「他欺負了誰」
  • 「他不給面子」
  • 「我們要幫某某某討回公道」

這些敘事並不需要真相,只要故事夠動人、角色夠悲情、敵人夠可恨。

一旦設定好,就能動員不同層次的參與者「盡一份力」,也能讓旁觀者裝作沒看到。


🧠 三、壓力模組的功能與操控邏輯

壓力模組的功能,只有一個:壓迫你

不一定打你、告你、搶你,但會讓你疲憊、懷疑自己、與世界脫節,最終放棄反抗。

這種壓迫可能來自:


🚪 四、如何拆解壓力模組

壓力模組不是無敵的。

壓力模組的破口是:「當你開始紀錄,劇本就開始瓦解。」

當你說出來,甚至公開寫下,壓力模組將無法再「一律裝沒事」。他們會開始出現破綻,有人退場,有人慌張,有人重啟劇本。

你重新掌握主控權,你是主體,而非角色。


🧭 五、為什麼「壓力模組」這個詞重要?

因為可以讓你明白:

你不是在跟某個鄰居吵架,不是單純遇到一個壞人,不是過度敏感。

你所經歷的,是制度性壓力的地方版本,是微型集體操控的實驗場。

了解「壓力模組」,不是為了仇恨任何人,而是為了讓真正的壓迫失效


📌 結語

了解壓力模組,是走出壓迫的第一步。
讓你可以回到自己的主體位置,拿回人生主控權。


搭配閱讀👉壓力模組分類筆記
📌 本文同步發布於 Medium 平台,歡迎分享。



※ 本文為個人經驗紀錄,完整免責聲明與創作說明請見本站首頁。

這不是誤會,這是兩年系統性壓迫|Systemic Abuse Record

📌 本文為此案全貌主文,聚焦於這兩三年來所遭遇的系統性壓迫。 所述內容皆為真實經歷,未針對特定個人或組織,旨在呈現台灣當代結構性暴力的實況。 本篇為整體紀錄架構的主體入口,建議讀者由此開始瞭解整起事件。 💡   寫下來,是我守住人身安全的方式 這不只是一間房子的故事,而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