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

施壓劇組辨識對照表|開放型系統性壓迫知識庫

老覺得自己處在無形壓力裡,卻說不出哪裡不對勁?


本篇提供【施壓劇組辨識對照表】,協助你判斷,這些現象究竟是日常偶發,還是來自「施壓劇組」的系統性壓迫。


⚠️ 請謹記:單一事件不構成施壓劇組,關鍵在於「頻率」與「結構」。


【施壓劇組行動類型辨識表】V2.0


1️⃣ 空間壓迫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在步道、公園、賣場、診所等場域中,持續出現無明顯目的的行動者,佔據通道或視線範圍,影響目標行動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重複性出現、行為無目的性、視線操控、空間阻斷。


2️⃣ 視線壓迫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多人或多點位,針對單一目標進行持續盯視、怒視或視線追蹤,並出現同步行動或異常協調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無社交脈絡的視線接觸、多點協作、異常同步反應。


3️⃣ 劇場型施壓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利用假搭話、假善意、表演式對話或肢體動作,或公開使用「詐騙」等暗示性語言對目標進行施壓。亦包含假拍攝、假社交等羞辱手段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語言暗示、表演感強烈、行為明顯針對單一目標。


4️⃣ 商家配合施壓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特定商家在專業度、售價、服務態度等方面,針對目標進行異常操作,例如未達專業標準、價格不穩、態度劇烈變化等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專業標準、售價及態度同時異常,且與目標到訪直接相關。


5️⃣ 技術型施壓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手機訊號異常、無故連線中斷、網路平台限流、匿名檢舉、關鍵字封鎖等技術性操作,常與壓迫升級同步出現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高頻異常、技術操作及社會施壓行動同步。


6️⃣ 納入動物演員施壓

  • 常見情境與行為
    利用動物作為表演工具,與人類行動配合製造「友善」或「威嚇」效果,常見於遛狗場景。包括假遛狗、使用狗干擾路線、製造動物衝突等。

  • 判斷指標
    動物行為與人協調一致、同類行為重複出現。


✅ 重點提醒

若在短期內遇到三種以上行動類型,請評估是否已遭遇施壓劇組系統性施壓




常見問答集FAQ

Q:這些工具適用於所有懷疑自己被針對的人嗎?

A:這些工具主要針對「系統性壓迫」環境中出現的行為徵兆,並不適用於單次衝突或私人糾紛。若你遇到的是孤立事件,請尋求合適的法律或心理協助。


Q:如果我符合很多項目,怎麼辦?

A:第一步是停止自責,明白「不是你做錯了什麼」,而是你可能落入一場集體敘事與施壓劇組的劇本。第二步是記錄並保存證據,第三步,閱讀更多知識庫文章,掌握話語權。


延伸閱讀:
目標自我確認工具


📌 本文為真實經歷之觀察與紀錄,完整免責聲明請見:本站首頁
📌 本文同步發布於 Medium 平台,歡迎分享。
👉主知識庫入口 Carrd


這不是誤會,這是兩年系統性壓迫|Systemic Abuse Record

📌 本文為此案全貌主文,聚焦於這兩三年來遭遇的系統性壓迫。所述內容皆為真實經歷,未針對特定個人或組織,旨在呈現台灣當代結構性暴力的實況。本篇為整體紀錄架構的主體入口,建議讀者由此開始瞭解整起事件。 寫下來,是我守住人身安全的方式 這不只是一間房子的故事,更是一起發生...